时间:2023-05-23 04:33:17 | 浏览:181
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携手中国丝绸博物馆、南京市博物总馆共同举办的《东织西造 锦绣生活——中西丝织文物展》25日开幕。
展览选取江南丝绸为代表的中国丝织文物和法国里昂为代表的欧洲丝织文物精品,着重展示了中国传统丝绸和丝织技术对西方丝绸和丝织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展现中国丝织业在文明交流碰撞中的融合创新。
江南是中国最有诗情画意的地方,欧洲是西方最有艺术气息的所在。自“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印象传入欧洲,江南文化的温柔唯美就在欧洲人的心中扎根。在丝绸织造领域,十六、十七世纪以来,江南织造代表了中国丝绸的最高技艺,而法国里昂丝织业则成为欧洲丝绸的巅峰时刻。沿着丝绸之路,江南丝织业与欧洲丝织业延续了数百年的对话和交融,这种交流与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转型链接,为中国丝绸文化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东织西造 锦绣生活”以中国丝绸对欧洲的影响和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为主题,让“丝绸命运共同体”中的江南和欧洲这两个丝绸中心进行一次跨时空对话,反映中国丝绸在生产、传播过程中对世界丝绸文化的影响,体现“一带一路”下的东西方丝绸文化交流,印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展览包括三个部分:“缱绻一缕丝 成就百种花”讲述中国的耕织传统和丝质生活,“客从西北来 遗我翠织成”讲述欧洲的丝织工业和丝绸艺术,“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讲述中国传统丝织业在西学东渐语境下向现代丝织工业的转变。
展览展示了中国历代丝绸残片、明清江南丝绸精品、欧洲丝绸精品、中西丝绸服饰精品和生活器用中的丝织文物,共计139件/组。这些文物来自中国丝绸博物馆、南京市博物总馆、苏州丝绸博物馆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7件,三级文物63件。值得一提的是,曾向上历博捐赠300余件海派旗袍的中国台湾收藏家王水衷,还为本次展览特别提供了珍贵的露香园顾绣展品。
展览以情境复原式陈列,将中西丝绸丝绸分别置于“兰闺读画”和“巴黎沙龙”两个中西故事场景中,讲述以丝绸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明在碰撞、交流与融合中呈现出更多元的发展,丝绸从中国走向世界,真正做到了中国智慧全球共享。
为烘托展览氛围,江南园林、欧洲花园和跨时空艺术场景,在辅助展品陈列之余,为观众提供富有设计感的打卡坐标,为博物馆的展陈与大众生活兴趣的结合作出了大胆的尝试。此外,视频短片、多媒体展项、二维码和互动游戏的设置,则让观众能多层次感受到丝绸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通过手机将“文物带回家”。
主办方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中国丝绸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广泛影响,并思考未来的中国丝织业如何在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不断突破自我,传承工匠精神,努力实现自我超越和提升。
链接:重点展品
战国 对龙对凤纹锦
此为中国传统平纹经锦,以红、白、棕三色经线交替显花。织锦上的纹样非常丰富,从两侧往中间排布着几何纹、凤纹、兽文、龙纹。在同时期的青铜器、玉器上也能看到相似的纹饰。
清 杏黄色织金妆花绒缠枝莲纹夹服
这件夹服是清代江宁织造所织,它既是提花织物、织金织物,又是起绒织物。衣料的织造技术繁复,绒面割制平整细腻,装饰风格独特,是清代中期织金妆花起绒类织物中的精品之作。
明 绣缘素罗短袖夹衣 万字田格纹绮长袖夹衣 素纱单裙
这套女服出土于江苏无锡大浮乡九碑明墓,是明永乐年间江南钱姓富人之妻周氏的装束。装束上身为万字田格纹绮长袖夹衣,外罩领口饰有刺绣缠枝小花缘边的素罗短袖夹衣;下身为素纱单马面裙。这类组合常见于元代至明代早期。
清 黑地盘金绣镶云肩挽袖对襟衣
此袄圆领对襟,平直阔袖,左右开裾。面料为黑色缎。正面和背面的上方,均以白色丝线绣“满池娇”纹样,并以金线通身绣兰竹牡丹和蝴蝶。刺绣图案左右对称。衣缘和领口镶蓝色水纹绦边,袖口镶湖色金线刺绣挽袖。
18世纪80年代-19世纪初 土耳其刺绣礼服
这件为女士礼服,用多色丝线和金属线,在平纹棉布地上以锁绣、钉绣法绣以缠枝花卉纹,用圆金线、银线绣出藤蔓和花、叶的轮廓,再以丝线锁绣花叶。比较有特色之处在于使用米黄、粉、白、蓝四色平纹棉布做为绣地面料,剪裁成曲折条纹纵向拼接。手臂的内衬也用红、绿和白色棉布竖条拼缝,用多色丝线锁绣花卉。袖口裁剪成波浪状,以金属片和金属线钉绣出花边装饰,整体色彩柔美,做工精致。
17世纪40-50年代 法国红地中国风织锦
此织锦具有18世纪风靡欧洲“中国风”的艺术特征。织物用红、白二色经线和米、白二色纬线织造,丝线粗细不一,在织物上呈现隐约的肌理与变化。织物的纹样是一个手持伞盖头戴斗笠的人物端坐在蜿蜒盘旋的树枝上,人物的穿戴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欧洲人眼中的中国风是一种糅合了中国、印度等多个亚洲国家审美趣味的东方情调。
露香园顾绣《山水人物图》
这件绣品以缎为地,先画后绣,以绣补画,是顾绣典型的风格。绣有“露香园”款识。钤有“毅庵主人九一八后得品”“看画轩”“静宽堂”“散佩堂”等白文收藏印。
民国 提花巴黎缎旗袍
这件旗袍的面料为巴黎缎,三重纬线分区换彩织制,使花纹具有闪色效果。巴黎缎是桑蚕丝与人造丝交织而成的织物,由杭州开发生产,苏州振亚织物公司同时仿制。1926年巴黎缎参加美国费城万国展览会获最优级等级奖。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图片编辑:项建英
图片摄影:蒋迪雯
来源:作者:李君娜
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携手中国丝绸博物馆、南京市博物总馆共同举办的《东织西造 锦绣生活——中西丝织文物展》25日开幕。展览选取江南丝绸为代表的中国丝织文物和法国里昂为代表的欧洲丝织文物精品,着重展示了中国传统丝绸和丝织技术对西方丝绸和丝织产业发
在古罗马帝国那个辉煌的时代,埃及艳后与凯撒,这对顶流大咖CP所拥有的的巨大流量,绝对不逊色于今天的国际巨星。后来的人们,可能对埃及艳后的真实长相有所疑虑,但是对于她颠倒众生甚至改变历史进程的本事,绝对不会有疑问。她和她的榜一大哥凯撒,也有自
真丝丝绸是深受当下仙女们喜爱的夏季衣料,其颜色光泽明亮,质地柔软光滑,吸湿透气,穿着舒适。这里介绍丝绸的缝制、洗涤、使用和养护方面的知识,供参考:(一)缝制:真丝印花绸在缝制前,首先要落水让丝绸缩透,以免成衣回缩走样。缝制时的机针宜用九号针
丝绸是一种纺织品,用蚕丝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长丝织成;用蚕丝或人造丝纯织或交织而成的织品的总称,也特指桑蚕丝所织造的纺织品。将生丝作为经丝、纬丝,交织制成丝织品的过程,就是丝织工艺。各类丝织品的生产过程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生织和熟织两类。
世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苏杭有的不只是美景,还有丝绸啊!丝绸:用蚕丝或人造丝纯织或交织而成的织品总称。丝绸(sī chóu),一种纺织品,用蚕丝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短丝等织成;用蚕丝或人造丝纯织或交织而成的织品的总称。在古代,
一、主要产品产量情况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丝绸企业丝产量49878吨,同比增长2.23%;其中,绢丝产量3807吨,同比增长17.74%。绸缎产量29835万米,同比下降16.65%。蚕丝被产量1663万条,同
亞丝蘭缎品牌创始人,杜亚兰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
【编者语:在以农耕文明而起始的华夏民族里,丝绸文化是后世子孙们始终无法略过的存在,她俨然已扎根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基因血脉。历史巨轮缓缓推进,承载着我们这个历尽沧桑的民族稳步向前。丝绸,这个曾改变人类文明的伟大创举,一路见证着华夏民族的荣辱兴衰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丝国美誉,那你知道中国有些什么样的丝绸吗?随着丝绸之路的重焕光彩,悠悠丝路驼铃,洲际火车穿行,古与今的交融从未停止。我们对丝绸之路已是耳熟能详,但不知你对丝绸的理解是不是止步于蚕吐丝成茧,抽茧成线这样的养蚕缫丝的大概念。接下
锦这个字是用来形容比较漂亮精美的景物,它起源于一种手工丝织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外观看起来十分精美高雅,在古代一般被当作贡品送到皇宫中。今天介绍一下中国四大名锦,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国四大名锦:云锦、壮锦、蜀锦、宋锦四、苏州宋锦重锦质地厚重,
古代的丝织品基本按织物组织、织物花纹、织物色彩命名。现代丝绸沿用旧名的很多,如绉、绫、绨、绢,也使用了一些外来语,如乔其、塔夫绸等。目前,根据丝织品种的组织结构、采用原料、加工工艺、质地、外观形态和主要用途,可分成纱、罗、绫、绢、纺、绡、绉
1840年后中国被打开国门,很多传统产业受到外来冲击苦不堪言,但中国的传统产品丝绸业反倒迎来了一个繁荣时代。1840年前每年出口的生丝不超过50万公斤,1875年却接近了400万公斤,虽然绝大多数生丝仍然是农家手工制作的土丝,不过仍然养活了
自然界中,蚕有吐丝结蚕的特性。中国人发现收集整理蚕丝,能够织成舒适轻薄、吸湿保健的丝绸。穿着丝绸成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尽管丝绸价格昂贵,依然在欧亚地区热销,以至于运送它的商路称为“丝绸之路”,它的原产地中国被称为“丝国”。不过,在丝绸高价的
丝绸,一种纺织品,用蚕丝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短丝等织成;用蚕丝或人造丝纯织或交织而成的织品的总称。 在古代,丝绸就是蚕丝(以桑蚕丝为主,也包括少量的柞蚕丝和木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现代由于纺织品原料的扩展,凡是经线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长丝纤维